小学而大遗(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的遗是什么意思)

麦斯财经 149 0


小学而大遗(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的遗是什么意思)-第1张图片

“学风”不好——外在环境的要害影响。

“学法”不佳——内在能力上多有欠缺。

如此为学做事之人,能够有多大的成长性呢?未来发展不是可以想见?

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可以以古鉴今的:“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;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。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”这是韩愈对自己时处的“学风”——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”的“比较型”批判,堪称经典的辩证法!

今之“学风”,有那么“邪乎”吗?笔者以为,满足于“应试”、满足于“以大学为就业跳板”的求学之风,而非“倾听思想的声音,追随真理的脚步”,大概不可能“圣益圣”的,至于是否“愚益愚”,还是各人倾听自己的心声为上,不是我应该或能够判定的。不过,我倒是赞佩那些志在留学欧美之学子的“苦读与笨想”——没有真素质、硬功夫是“留不了的”。

另则,“学法”呢?还是听听韩文公的“远声”为好!即是:“彼童子之师,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,非吾所谓传其道、解其惑者也。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焉,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”关键在这“小学而大遗”——“小的方面学了,而大的方面却漏掉了。”所以,“未见其明”也是逻辑之必然。仔细琢磨这韩公之文本,作现代性解释,该是两个层次的问题,一者是“教的不高明”,二者是“学的不得法”,其“出炉”自然是“欠火候”——“未见其明”——不可能或发展不出远见睿智的价值判断力。俗话即分辨是非、真伪、美丑的持久而劲道的人生力量。特别值得不断反省和深长思之的是“小学而大遗”——有了不少“知识”,但却不构成系统的“认识论”,转化为系统过硬的“方法库”就更是让人忧虑了。

求学,重在“得道”,而这“道”中,70-80%该是“方法”。“没办法即是没能力”是为最通俗的解语。倘若以今之中学生,尤以大学生而思之,四年大学生涯,该是锻造出怎样的“学力”——自学能力——学习方法体系?此系统不发育、发展、发达,不即是“小学而大遗”?之后进入职场,何以“得心应手”?

小学而大遗(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的遗是什么意思)-第2张图片

标签: 己时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